在疫情進行到第三年的時候,每個人的心底都已布滿疲憊。
 
熱搜上常常充斥著負面新聞,假期出行的機票被一次次取消,經(jīng)歷無數(shù)次還要再經(jīng)歷無數(shù)次的核酸、隔離,與至交好友約定的相見遙遙無期……
 
人們茫然無措又麻木不仁地被時代的浪潮裹挾著,隨波逐流。沒有人知道明天還會發(fā)生什么。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
 
在精神失落物資貧乏的年代,人們總會對如理想國般的烏托邦世界滿懷向往。那里的生活富足而快樂,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安定而滿足。
 
但在物質生活豐富,不必汲汲于謀生的年代,人們又開始警惕“享樂主義”,視烏托邦世界為精神鴉片,總要生起對“反烏托邦世界”的擔憂。
 
 
 
歷史如莫比烏斯環(huán)無限地循環(huán)著。而在被疫情侵襲的當下,人們無疑又重燃起了對烏托邦世界的渴望。
 
于是我們看到露營突如其來的爆火。民眾們用力所能及范圍內(nèi)最大的努力去掙脫現(xiàn)實的桎梏與困囿,走到了被允許走到最遙遠的地方。哪怕也許它只是城市周邊的郊外。
 
畢竟,人總得追逐什么,也總想逃離點什么。
 
在空間設計領域,“烏托邦式”的設計風格也再度受到了追捧與喜愛。
 


 
沒有人會不向往這樣的建筑:依山傍海,遠離鬧市的圖書館設計。
 
無論是建筑外觀,還是空間內(nèi)部,或是空間承載的事物本身,都向人傳遞出安靜祥和的氛圍。
 


 
如夢似幻的空間設計與豐富的藏書相輔相成,讓人堅信在這樣的空間中能收獲視覺與精神上雙重美的享受。
 
對于熱愛閱讀的人來說,這里就是隱匿在世外的烏托邦樂園。
 


 
動畫電影《天空之城》中最經(jīng)典的一句臺詞是:
 
我們的孤獨就像天空中漂浮的城市,仿佛是一個秘密,卻無從述說。
 
而也有人建造了一座宛如漂浮在空中般的房子。
 
遠遠望去,就像飄在鄉(xiāng)村田間的云朵。
 


 
二層露臺也是構思奇巧,漫步其間宛如行走在清冷凈透的冰島的大街小巷。
 
這樣別出心裁的別墅設計,是城市人的又一場逃離。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這個坐落于鬧市街頭的咖啡館設計或許是這首詩最好的詮釋。
 


 
整個內(nèi)部空間溫暖而平和。當人們坐在屋內(nèi)從窗洞望向窗外時,室內(nèi)外空間仿佛暫時被切割為兩個迥乎不同的世界。
 
閑適地坐下點一杯咖啡,望著窗外辛苦奔忙的人們,這是一種隱秘的快樂。
 
 
 
當人們的精神世界一次又一次被嚴峻的現(xiàn)實打擊,為了不崩潰,就會自發(fā)地去找尋超脫于現(xiàn)實生活的理想世界。
 
烏托邦真的存在嗎?至少到目前為止,它從未長久地存在過。
 
但如果足夠幸運的話,我們可以通過空間設計為自己創(chuàng)造出一個短暫的烏托邦世界,在那里收集失落的心,在那里安撫彷徨的旅人。這也是空間設計所能賦予的神奇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