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在衛(wèi)生間的裝飾和選擇上更青睞于干濕分離的設計。這樣的設計在功能分區(qū)上更為明確,也比較適合人多的環(huán)境。那么,干濕分離究竟是什么意思?這種設計到底有怎樣的好處以及需要注意的點呢?今天,小象就來帶大家看一看。

 

一、什么叫做“干濕分離”

什么是干濕分離呢?從字面意思上說,就是干區(qū)和濕區(qū)不重疊,分隔開來。馬桶、洗漱臺的位置一般是安裝在干區(qū),而淋浴則是在濕區(qū)。一般可以簡單的分成這三種:

 

二、為什么要提倡干濕分離?

1. 可以兩個人一起使用衛(wèi)生間,尤其是在早上,簡單說就是一個人洗臉刷牙的的時候,其他人能便便或者洗澡;

2. 干凈:洗臉刷牙的時候,基本上地面上和墻上是沒什么水的,但是洗澡的時候,空氣,墻面,地面都是水,或者至少是凝結水,所以分開可以讓洗臉的臺盆區(qū)更干凈,更容易打掃;

3. 特定情況可以節(jié)約空間

三、干濕分離有哪些形式?

1、玻璃淋浴房

現在許多家庭還有酒店的衛(wèi)生間都裝的淋浴房。淋浴房的采光好,性價比高,空間利用率和干濕隔離的效果也非常好。為了安全起見,玻璃淋浴房通常都是選用鋼化玻璃。淋浴房可按形狀分為一字型、L型和轉角型(轉角型又有圓弧轉角和多邊形轉角)。
 

選擇哪種樣式,主要根據衛(wèi)生間的布局而定。其中轉角型淋浴房比較節(jié)省空間,是很多小戶型衛(wèi)生間的不二之選。

2、部分玻璃隔斷

也有人可能不喜歡淋浴房,覺得太死板了。那么不做淋浴房,僅用玻璃做一邊的隔斷也是可以的。視線更好視覺上空間也不會顯得狹小,而且洗澡不悶(當然了,冬天沒有淋浴房溫暖,兩者各有所長)。

建議配合防水條一起,干濕分離效果更好。

3、墻體隔斷

墻體的干濕分離效果自然也是不用多說,且非常具有時尚感。一般有矮墻、半墻、一整邊墻體隔斷三種設計。設計時一定要按照衛(wèi)生間裝修風格來選擇合適的。

半墻體半玻璃的設計會更復古一些,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好設計。

矮墻隔斷。

4、浴簾隔斷

浴簾隔斷的防水性相比其他的都要差,但勝在價格便宜,大戶型小戶型衛(wèi)生間都可以使用。如果防水條做得高的話,裝浴簾還是很OK的。但是要注意衛(wèi)生間的通風散潮,防止浴簾發(fā)霉。(其實發(fā)霉很正常,無法避免的話就勤拆下來洗,再不行就換新的。許多人家里的浴簾是差不多一年一換的。)

5、浴缸的隔斷

要是衛(wèi)生間安裝了浴缸,想要做干濕分離也可以通過玻璃隔斷或者浴簾隔斷來實現。玻璃隔斷同上面的淋浴一樣隔斷一樣,只需要隔斷一部分就可以了。

也可以選擇浴簾。浴簾顏色和樣式繁多,因為便宜看膩了換一個也不心疼。

6、分離式

上面那些都是中規(guī)中矩的傳統衛(wèi)生間格局,即一個空間里有馬桶、洗漱臺、淋浴“三大件”。以前常見的衛(wèi)生間往往是集坐便區(qū)、洗漱區(qū)、浴室(包括浴缸和淋浴)以及洗衣機這四大件于一體的。后來很多人覺得洗衣機放在衛(wèi)生間占地方,就把洗衣機移到陽臺去了,于是“老四件”變成了現在的“三大件”。而在日本,卻很流行分離式衛(wèi)生間。日本是一個很講究細節(jié)的國家,日本人民也非常注重生活品質,很多日本人家里堅持“四式分離”,通過隔斷把每個功能間都區(qū)分開,讓一家人的沐浴、如廁、刷牙漱口化妝、洗衣更衣的活動在同一時間進行卻不會互相干擾到。

而我國人口眾多,房價高漲,再加上大家對洗衣區(qū)完全沒有概念,洗衣機能放哪里放哪里,也不會去考慮多做個專門的洗衣區(qū)更衣室,四式分離就不說了,因此我們就來重點講講“二式分離”和“三式分離”好了。二式分離,非常常見的是把洗漱臺外移,衛(wèi)生間內保留馬桶和淋浴。這樣可以有效的利用一些其他空間。

還有一種常見的二式分離是洗漱和如廁在同一空間內,而洗澡在另一個區(qū)域。

三式分離一般是在同一個大空間內,通過隔斷或一定距離,把如廁區(qū)、洗漱區(qū)、淋浴區(qū)三個功能區(qū)區(qū)分開來。一般分兩種,一種是并排隔斷,一般洗手臺是中間。


注:部分素材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