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酒店的發(fā)展歷史,我們不難體會到,這雖然是一個頗為傳統(tǒng)的行業(yè),卻時常會帶來一些意向不到的裂變。而最近,因為媒體的大肆宣傳,一種名為“分散型酒店”的獨特經(jīng)營模式開始變得熱門。
一、發(fā)展,從意大利到日本
分散型酒店并不是一種專門的酒店類型,而是一種發(fā)展模式,將前臺、客房、餐廳等散落在街區(qū)的各個角落,要將這些功能區(qū)全部合起來看才像一個酒店,也因此造成了客人想吃一頓飯而走街串巷的趣聞。這樣的模式最早起源于意大利,在意大利語中叫做Albergi Diffus。分散型酒店的興起的初衷是為了拯救越來越多的意大利小村在居民搬到城市居住后留下的空置房屋而創(chuàng)立的。
意大利鄉(xiāng)間分布著數(shù)不清的小鎮(zhèn),得益于嚴格的文物保護,這些小鎮(zhèn)不僅保留了幾百年的建筑和房屋,也保留著許多當?shù)氐膫鹘y(tǒng)元素。然而,意大利同樣面臨著城市化發(fā)展之后人口從鄉(xiāng)村流出的問題。即使有歷史與傳統(tǒng),沒有人的村落,也像失去靈魂的軀體,徒有美麗外表。
意大利分散式酒店
連鎖酒店追求全球化與標準化的復制,經(jīng)營管理的重點在于成本與效率,而分散式酒店追求本地化與差異化,經(jīng)營管理的重點在于本土化與社區(qū)化,這種形式無疑更適合意大利。
意大利分散式酒店
這一種酒店經(jīng)營模式,在日本同樣是落地開花。一對夫妻在以手工雕刻聞名的富山縣井波町開出了亞洲首家分散型酒店,飯店、居酒屋、大浴場之類的功能區(qū)間被分散布置在街區(qū)各處,要全部合起來看才算一個完整的酒店,住客們洗澡吃飯需要走街串巷,在逛街玩樂中找到自己的目的地。
b
ed and craft
京都的第一間分散型酒店名叫Enso Ango,酒店由5棟
不同的建筑組成,每棟建筑都坐落在京都市中心的步行范圍內(nèi)。凡是入住酒店的客人都可以自由地使用酒店內(nèi)全部的公共空間,包括休息室、賓客廚房、健身房和榻榻米客廳等。
enso ango
二、溯源,分散型酒店為何發(fā)展迅速
從歐洲到亞洲,“分散式酒店”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土壤,產(chǎn)生的結(jié)果,有些相似卻又不盡相同,那么究竟什么樣的土壤才能孕育出分散式的酒店呢?
1、特色鮮明的社區(qū)化運營
這里所說的“社區(qū)”,并不是我們居住意義上的,而是指一個具有共同文化特征與傳統(tǒng)的聚集地,可能是村落、幾條街道圈出的文化區(qū)域等。
在這樣的社區(qū)中,本身就有成為目的地的可能。比如前文提到的意大利的村落,就保留著許多當?shù)氐膫鹘y(tǒng)元素,如美食,葡萄酒,手工藝等,而日本的井波町,便是因手工雕刻而聞名。
2、“真”與“慢”
“真”是指老建筑所保持的原始識別性,無需去尋找特定的風格,修舊如舊,一律保持“真實性”,“慢”則是“慢生活”,為住客提供一次不同傳統(tǒng)的旅行,一次長時間的入住,一次慢慢的融入,才能發(fā)現(xiàn)本地的獨特元素。
3、講故事的手藝人
有住有玩,更重要的是有體驗。在一個社區(qū)里,要有這樣的本地手藝人,做一日之師。他們可以是本地小餐館的老板、農(nóng)莊的主人、當?shù)貍鹘y(tǒng)手工藝的傳人等……每個人都可以清楚的告訴游客任何隱藏的美食、小店、當?shù)靥厣a(chǎn)品、音樂、娛樂活動。你可以把他們當做是這家分散式酒店的工作人員,只是,他們不提供服務,而是講故事,帶著你去體驗。
三、借鑒?中國是否有孕育的土壤
當前中國度假酒店的經(jīng)營模式大體都是分散型酒店,這些分散型酒店大體都是借用“模式”,而不是“照搬”,目前中國還沒有出現(xiàn)以民宿為主體的分散型酒店。在這背后,或許是個體分散型酒店本身要求的條件比較多難達到的導致的。
1、服務型人才短缺,這是最首要也是最根本的問題。
分散型酒店追求本土化和差異化,希望將住戶融入到本地人的生活當中去,在中國,要找到一塊閑置的、保存完好的且有本土特色的房屋集群并不難,難就難在很少會有民宿業(yè)主愿意花上大量時間進行服務人才培養(yǎng),親自管理一個龐大的運作體系。
2、對建筑的高要求勸退民宿主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提到,分散型酒店選擇的是已有的老建筑,改造設計的目標是“真”,即老建筑的真實性和原始性,這就在硬件指標上淘汰了一大批新建成的民宿。
3、“故事人”的稀缺與管理上的力不從心。
分散型酒店離不開一種人的支撐,他們被稱為“故事人”,即在當?shù)厣畹氖炙嚾嘶蛘呶幕瘋鞒腥?,他們是分散型酒店的建設者,也是酒店的特色,而在中國,這就很難辦到,就算要做,各民宿主也面臨著時間精力要投入幾杯的現(xiàn)實,因此,這種經(jīng)營模式雖然看著好看,卻難以照搬。
雖然要想在中國找到完全符合分散式酒店發(fā)展條件的,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合適的土壤。比方說,被不斷提起的特色小鎮(zhèn),足以被當成特色鮮明的“社區(qū)”,留住原貌與講故事的人,這里可以既是目的地又是分散式酒店。
旅游在變成旅行,住宿在變成體驗,目的地不再只是一個目的單純的景點,分散式酒店正是在挖掘那些隱秘的目的地,也在挖掘著那些被遺忘的歷史文化,平衡著城市與鄉(xiāng)村,活著與生活。在中國的土壤里,分散式酒店自然也同樣能開出不一樣的花。